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行保亭县支行:金融“活水”润乡土 产业振兴结“硕果”

  □ 本报记者 洪佳佳 实习记者 邓斐然 通讯员 林慧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北纬18°黄金纬度线,全年气候温润、阳光充沛,是红毛丹等热带果蔬理想的生长地。近年来,保亭以农业品牌创建为主抓手和切入点,大力发展红毛丹特色产业。如今,这里的红毛丹年产值超5.5亿元,早已从单纯的农产品升级为支撑当地经济的“甜蜜产业”。

  在这丰收的图景里,农行保亭县支行始终与农同行、为农赋能,让乡村振兴的希望在果园间愈发蓬勃。

  信贷扶农 让特色产业“结硕果”

  保亭是国内红毛丹种植规模最大、模式最成熟的核心产地,红毛丹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加工、销售到品牌建设的全产业链。保亭红毛丹的好品质,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更离不开科学种植技术的加持。当果农在种植技术、栽培管理优化等创新举措方面有金融需求时,农行保亭县支行主动上门,以“惠农e贷”为抓手,解决果农初期投入的资金难题,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从购买优质种苗到引入种植机械,人力成本省了不少,有了农行30万元贷款,我们才敢扩大种植规模。”红毛丹种植户陈先生高兴地说:“过去靠人力喷药,既耗时又费力,有了这笔周转资金,果园种植实现部分机械化,种果轻松多了,不仅亩产提高了,结出的果品质佳、口感好,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截至2025年6月末,农行保亭县支行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超2亿元,覆盖1600余户农户。充足的信贷支持让农户扩大生产更有底气,稳稳托起了果农的致富梦,也让“中国红毛丹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愈发耀眼。

  场景赋能 让文旅消费“旺起来”

  近年来,保亭通过持续打造红毛丹文化主题活动,不断推进农文旅的深度融合,多措并举实现“走出去”和“请进来”,让保亭红毛丹走出海南,走进全国千家万户。

  依托红毛丹这一农产品IP,保亭推出了多项非遗体验活动,如黎锦织造和树皮衣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了解保亭的历史文化,还对保亭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区三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农行保亭县支行紧跟消费场景多元化新趋势,大力推广农行掌银、聚合码满减活动等多项优惠权益,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新型消费场景中,让城乡客户共享数字金融红利,为地方消费市场引流聚气、增添活力。

  面对激增的客流,农行保亭县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敏锐捕捉到企业金融需求,主动对接,为其投放2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景区升级、设备购置和民宿优化。资金到位后,游客体验显著提升,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文旅消费热潮。

  拓宽渠道 让特色成果“走出去”

  在新形势下,保亭通过创新营销模式,不断推动红毛丹品牌的全国化发展,将红毛丹等保亭热带鲜果展销活动与现代消费趋势结合,打破传统销售的局限,开创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新模式。农行保亭县支行始终以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为己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好“土特产”文章,协助果农对接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努力将乡村旅游的“流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增量”。

  需求导向与金融供给同频共振,涓涓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沃土。如今,保亭万亩红毛丹果园不仅带动果农增收致富,更串联起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画卷。这一切的背后,是金融与乡土的双向奔赴,也是农行保亭县支行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市场
   第003版:综合
   第004版:专题
   第005版:海南金融周刊
   第006版:银行
   第007版:银行
   第008版:海南国资
农行助力海南省政府成功在港发行 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工行海南省分行开展开学季智慧金融服务
农行保亭县支行:金融“活水”润乡土 产业振兴结“硕果”
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 开展法律与合规暨阳光信贷知识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