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籍修复:传承千年技艺 创新当代路径

  一、古籍修复概述

  古籍修复的定义主要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古籍修复涉及书籍的纸张、墨和装帧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修复师需要了解古籍的构造,掌握修复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各种修复技术,如纸张分析、墨水去除、破损修补等。其次,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古籍修复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每一本古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修复师在修复书籍的同时,也在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遗产。

  二、古籍修复及修复师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性强,人才稀缺

  古籍修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它要求修复师对古籍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修复师不仅要熟知古籍的历史背景、版本特征,还需精准把握不同古籍的材质特性。此外,修复师还需要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际修复操作中,修复师要敏锐地捕捉古籍的每一处细微损伤,哪怕是极其隐蔽的虫蛀痕迹或纸张纤维的细微断裂。同时,精湛的技艺不可或缺,无论是补纸的拼接、墨色的修复,还是装帧的复原,都需要极高的操作精度和艺术水准。由于古籍修复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且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学习周期长,加之工作条件相对艰苦,许多年轻人对此望而却步。目前,我国古籍修复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人才断层与传承困境

  古籍修复领域不仅面临着人才数量短缺的困境,更遭遇严重的人员断层危机。老一辈的古籍修复师是行业的宝贵财富,这些老修复师凭借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和精湛技艺,为古籍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老修复师年事渐高,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难以再像过去那样承担繁重的修复任务。而且,科技的飞速发展也给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现代化修复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一些传统的修复技艺逐渐被更高效的现代化修复手段取代,这导致部分年轻人认为传统修复技艺已经过时,从而忽视了对它的学习和传承,进一步加剧了这些修复技艺的传承难度。

  三、古籍修复人才的发展趋势

  古籍修复作为一项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技艺,其发展趋势不仅关乎技艺本身的传承与创新,还涉及修复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科技修复和学科建设的前景。以下,我们对古籍修复人才发展的趋势进行探讨。

  (一)传承与创新

  古籍修复师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教育、科技、政策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确保古籍修复技艺得以延续。传统意义上,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师徒相传为主,修复师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钻研以提升技艺。这种方式保证了技艺的纯正和传承的延续,但同时也存在着传承效率较低、技艺流失的风险。因此,古籍修复技术的创新工作意义重大。

  (二)挑战与机遇

  古籍修复师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技艺传承的困难、修复对象的复杂性以及修复需求的多样化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古籍修复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科技修复手段,以适应当下修复工作的新需要。当今修复对象的复杂性也要求古籍修复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三)科技应用的前景

  科技在古籍修复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数字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帮助修复师提升修复效率与精度,还推动了古籍的保存、研究与传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例如,修复师可用数字化技术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存储和展示,通过高分辨率扫描技术精确捕捉古籍的细节。数字化副本可以在反复的研究与利用中减少对原件的损坏,还能避免环境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坏,延长古籍的寿命。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古籍的原貌和修复过程;AI技术利用算法对古籍进行智能识别,自动修复古籍中的破损、污渍和褪色部分,提升图像质量;OCR技术可以识别并转换古籍中的文字,便于后续研究和活化;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复制和还原古籍,便于公众教育展览展示,减少对原件的使用频率。

  四、结论

  古籍修复,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古籍修复师在古籍修复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对纸张和墨水等材料的鉴别能力、精湛的修复技艺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匠心精神。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古籍修复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修复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待遇,同时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目前,很多古籍收藏单位还面临古籍保存环境不佳、缺乏修复设备、没有独立的修复实验室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需要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籍事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古籍修复工作的良好氛围,助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雪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市场
   第003版:综合
   第004版:专题
   第005版:海南金融周刊
   第006版:银行
   第007版:银行
   第008版:海南国资
钢铁企业团委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古籍修复:传承千年技艺 创新当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