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算力产业链在经过几个月的压制后,借助DeepSeek V3.1的发布情绪彻底爆发。8月22日,在寒武纪的带领下,多只国产算力股强势涨停,科创板大涨近10%,各大芯片ETF也毫不含糊,涨幅均在10%左右。
8月25日开盘,芯片股大幅高开、热度不减,虽然盘中也有回调,但又被顽强拉起。寒武纪全天涨幅11.40%,报收1384.93元,市值接近5800亿元。海光信息大涨12%,市值接近4900亿元,芯原股份涨超5%。
国产算力芯片:有望成就千亿级市场
据第三方市场研究IDC的数据: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超过270万张。从技术角度来看,GPU卡占据70%的市场份额;从品牌角度来看,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品牌的出货量已超过82万张,占30%,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其中,寒武纪出货2.6万片,燧原出货1.3万片。
国产算力市场份额增长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产品在进步,与英伟达的差距在缩小;另一方面,国产厂商在算力生态不断完善,尤其DeepSeek R1模型出现后,推动国产算力芯片适配以及进一步生态协同。
中国算力芯片厂商主要有华为、寒武纪、海光、沐曦、摩尔线程、燧原、天数智芯等。
这些厂商可以分成两大技术路线:其中以天数智芯、沐曦、海光等主打GPGPU路线,追求与英伟达的CUDA兼容,实现兼容性与通用性提高,在客户处实现迁移成本与迁移时间大幅度下降,在英伟达的生态圈内抢占市场。
另一条则是以华为、寒武纪为代表的自主生态,试图在英伟达生态圈外建立单独生态圈,与英伟达进行竞争。
第一上海证券认为,在大国科技竞争的宏大叙事下,算力国产化替代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持续提升。预计2024年英伟达算卡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占据70%-80%的市场份额。预计2025年国内算力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容量有望翻番。在美国限制芯片出口的背景下,国产算力芯片有望占据更多份额,成就千亿级市场。
东海证券则认为,推理与训练算力需求爆发拉动AI芯片市场规模扩张,随着厂商加大研发及行业政策刺激,以寒武纪为代表的本土AI芯片品牌的国产替代正全面提速,2025年份额有望升至40%。
产业链的底气:大厂投资加速
华泰证券指出,DeepSeek官方发布DeepSeek-V3.1版本,采用UE8M0 FP8精度参数,能效高、动态范围大、能避免信息损失。该精度参数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国产软硬件协同成果显著,国内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叠加海外GPU供应受阻背景下,国产算力的基础设施需求有望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及其配套产业链(光模块、AIDC、交换机、铜连接等)。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相比FP16格式,FP8在同等芯片面积下能够实现翻倍性能,且功耗和带宽需求更低。此外,DeepSeek表示新精度格式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表明未来基于DeepSeek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有望更多应用国产AI芯片,助力国产算力生态加速建设。
大厂对智算投资不断上修极大地提振了算力产业链信心。
第一上海证券预计,字节、阿里、百度、腾讯2025年资本开支突破3000亿元,叠加运营商和行业需求,算力投资有望超过5000亿元。
而随着国产芯片性能提升以及生态逐渐适配,推理芯片有望打入这些大型互联网厂商。
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第二财季业绩。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会上表示当前公司AI芯片储备足以支持现有模型的训练及迭代升级;元宝、AI搜索等多个应用场景的用户数提升带来推理负载占比提升,公司一方面通过模型轻量化和软件优化来控制推理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在推理芯片的供应渠道侧也具备多种选择。当前海外高端芯片贸易政策仍存较大不确定性,腾讯有望依托华为、寒武纪、海光等国产厂商的推理芯片满足相关算力需求。
就当寒武纪股价刚创出新高时,8月24日,高盛又宣布,将寒武纪的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进一步大幅上调50%至1835元,维持“买入”评级,潜在上涨空间达47.6%。高盛认为在中国云服务商资本支出增加、供应链寻求多元化以及寒武纪公司自身研发投入加强的共同推动下,其长期增长前景可期。
除了寒武纪外,高盛之前已经把中芯国际、芯原股份、华勤技术、浪潮信息等中国企业上调买入评级,也显示其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公司的整体性看好。(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