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8月29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中行:
做深做透绿色金融 厚植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陵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主厂房。海南中行供图

  华能临高海上风电项目安装的海南首台10兆瓦风机。海南中行供图

  本报记者 洪佳佳 通讯员 叶念尘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作出“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部署。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海南,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以下简称“海南中行”)早已将绿色金融置于重要位置,特别是自贸港建设推进以来,海南中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海南中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50亿元,在前两年平均增速超53%的情况下,上半年仍实现近18%的增幅,“绿色金融服务的首选银行”的名片正愈擦愈亮。

  逐“绿”前行,绿色贷款持续快速增长

  垃圾除了掩埋怎么变废为宝?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厂区,可以找到答案。进入厂区,垃圾吊车、焚烧炉、除尘器等各种设备在严密的布局下,井然有序地高效运转着。依托现代科技,厂区工作人员通过操控台和电脑控制着垃圾焚烧处理的每个环节,巨大的钢爪最终将经过晾晒、分选、人工挑拣等多重处理的生活垃圾投入焚烧炉中……

  该焚烧发电项目由光大环保能源(陵水)有限公司建设,也是海南中行支持的绿色金融项目之一。

  早在2018年,海南中行就主动靠前服务,为项目高效授信超过3亿元,支持企业变“废”为“能”。“项目已累计运营63个月,目前运营稳定,最大负荷处理能力为1050吨/日,垃圾处理量基本处于满负荷。”光大环保能源(陵水)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唐介绍。

  而时间回溯至项目建设之初,资金曾一度成为掣肘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修建厂房、购买设备、引进科技人员等,都需要投入,除去自有资金,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中国银行主动给予融资助力,贷款期限长达13年,近些年的业务对接过程非常融洽愉快。”提及合作经历,李唐赞不绝口。

  这是海南中行前瞻性布局和深耕绿色金融的生动案例。作为国有大行,海南中行敏锐地洞察到,“双碳”背景下,面对绿色金融领域在信贷供给、产品服务、ESG管理等方面的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激活绿色金融发展内生动力,是摆在海南中行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紧跟国家绿色金融政策导向,海南中行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不断优化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的工作机制:成立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并由省行一把手担任组长,打造涵盖加强激励考核、优化经济资本成本管理、差异化授权、费用配置等13个方面的政策工具包,为赋能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海南中行优先保障绿色贷款投放的贷款规模;开通绿色信贷审批通道;予以绿色贷款一定的资金成本优惠;多维度推动绿色网点建设……通过不断延伸绿色金融服务的“边界”,一张绿色金融的新画卷在海南中行笔下徐徐绘就。

  从陵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到海南华林文昌100MW农(渔)光互补项目,从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项目到临高CZ1场址6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再到三亚海棠湾智慧能源项目……伴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投产,海南中行朝着全力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的首选银行”的目标,一步步推动绿色金融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海南中行绿色贷款平均增速高达53.73%。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该行绿色贷款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增幅达到17.69%。到今年6月底,全行绿色金融贷款超过250亿元,占全部公司贷款的27.88%,较上年提升2.32个百分点。

  从贷款投向看,清洁能源产业投向占全部绿色贷款近50%,达到121亿元。目前,该行已经完成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首批项目里4个项目的授信审批,获批金额合计182亿元。“清洁能源产业的绿色贷款主要投向昌江核电、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这些项目,海南中行是省内核电、海上风电的主力银行。”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正强介绍,其中,还成功申报了碳减排工具专项再贷款近12亿元人民币,累计实现碳减排达到19.31万吨。

  此外,海南中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绿贷、节能环保产业绿贷等也有较大占比,为海南装配式建筑、绿色交通、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提供了大手笔真金白银的支持。

  点“绿”成金,为现代产业转型注入“绿”动力

  乘着徐徐海风,如今,作为海洋资源大省的海南,正阔步走在绿色发展的新赛道上,努力以新质生产力“向绿图强”。布局海上风电产业,逐梦深蓝,海南加速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由海南申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120万千瓦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海南“十四五”期间第一批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海南规划的11个海上风场示范项目之一,项目总投147亿元,建成后可为全省提供清洁绿色能源。

  眼下,申能CZ2一期海上风电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看着项目加快推进,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参与金融服务方案设计的洋浦中行客户经理朱言宝分享了背后的故事。

  “作为海南首个通过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分行高度重视,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朱言宝说,鉴于该项目属于碳减排重点领域,故在授信审批上,他们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合理设计融资方案,高效获批授信,成功中标银团贷款牵头行资格60亿元,目前,已为项目发放前期贷款约5亿元。

  “洋浦中行后续将组织银团有序投放贷款,为助力海南打造风电千亿级产业集群贡献金融力量。”朱言宝表示。

  由华能(临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6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海南中行支持的又一“风电”大单,也是海南省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总投63.83亿元,总装机容量为600MW,今年4月末已完成海南首台10兆瓦风电机组安装。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近18.5亿度,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56.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4500公顷。

  据海南中行公司金融部客户经理王可欣介绍,为尽快助力项目开工,项目建设初期,海南中行即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为该项目批复了20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3亿元贷款。

  在支持核电、海上风电领域,海南中行是主力银行。而依托逐渐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海南中行在其他领域的“绿色”探索,也可谓是多点开花。

  以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为例,为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项目批复10.16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并已累计投放超4亿元。而海垦润丰花岗岩矿项目、海南核电、海南电网、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重点项目也有中行大力支持的身影。

  2022年,海南省提出2030年停售燃油车目标,推进清洁新能源汽车等标志性工程,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海南中行敏锐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导向,一方面在信贷领域大力支持绿色交通,另一方面将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作为丰富新金融实践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该行支持绿色交通贷款超过34亿元。

  “海南中行早就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锚定绿色新金融‘赛道’,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因地制宜、因产施策,助力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张正强表示,通过持续扩大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的外延和内涵,海南中行推出了一批创新性、针对性的绿色金融产品,有效提升了对绿色发展领域的金融支持。

  比如,积极发挥中国银行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海南中行积极支持发行绿色债券、ESG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等合计近120亿元。

  据介绍,2022年、2023年,中国银行连续两年作为全球牵头协调人,支持协助海南省政府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每年发行规模均为50亿元,今年还将继续发行。债券品种包括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蓝色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和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进一步落实海南省绿色发展战略。(下转H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市场
   第003版:资本
   第004版:聚焦
   第005版:海南金融周刊
   第006版:要闻
   第007版:银行
   第008版:海南国资
海南中行: 做深做透绿色金融 厚植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