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师炜 通讯员 田昊)近日,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受理了一架货值366万美元的AW109SP直升机申报进出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的业务,这是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落地的首单“保税租赁+‘零关税’”航空器业务。
据介绍,保税租赁是指在综合保税区内设立的租赁企业,同承租企业以综合保税区内保税货物为租赁标的物开展的进出口租赁业务。“零关税”航空器是指符合政策条件用于交通运输、旅游业营运的进口航空器,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本次业务充分发挥了综合保税区保税政策和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的叠加优势。区内租赁企业利用保税政策进口航空器,再通过租赁贸易的方式,出租给取得“零关税”航空器享惠资格的企业(以下简称“享惠企业”)。保税政策让租赁企业减轻税费成本,享惠企业则通过分期支付租赁费,用低成本获得“零关税”航空器使用权,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这次综合保税区租赁企业和‘零关税’航空器享惠企业的合作,为‘零关税’航空器在进口路径上提供了新的思路。政策叠加应用,为双方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蓝乐租赁(海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为支持“保税租赁+‘零关税’”航空器业务落地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海口海关前期积极对接企业,组建业务专班,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在企业备案、业务申报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畅通业务流程,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口海关将继续深化“保税+”业态创新,充分发挥综保区政策和自贸港政策的叠加优势,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