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资金正在加速流入A股市场。
上交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A股新开户数为283.59万户,相比1月的157万户大增80.6%。
今年以来,截至3月9日,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达76只,其中,12只基金开启比例配售。此外,今年前两个月,新成立基金合计发行份额达1490.50亿份,同比增长超60%。
政策引导下,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范围扩大。据测算,截至目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两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达1620亿元。
韩国人开始大量买入中国股票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
A股新开户数大增80.6%
由于2月交易日天数较少(今年为18个交易日),往年2月往往是开户数据的低谷期。但蛇年春节后A股市场人气火爆,2月新开户数据也创下近几个月的小高峰。
上交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A股新开户数为283.59万户,相比1月的157万户大增80.6%。其中,个人投资者新开A股账户达282.99万户,机构投资者新开户数为6051户。
截至2025年2月末,A股累计股票账户数为3.74亿户。基金方面,2月份基金开户数为30.14万户,相比1月的20.33万户增长48.25%。
A股投资者新增开户数量与市场上涨行情往往呈现正相关。从行情来看,今年2月,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16%、4.48%、5.16%,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持续活跃,市场日均成交额达1.84万亿元。
回顾上一个A股开户高峰月份——2024年10月,沪市A股新开户684.68万户,创2015年6月以来新高,也超过2024年前5月新开户数总和,显示出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
新基金发行份额同比增长超60%
整体看,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呈现显著回暖迹象。截至2月末,今年以来已有162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达1490.50亿份,同比增长超60%。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为37.10%。
3月以来,共有47只新基金开始发行(仅统计初始份额)。这些新基金中,共有33只权益基金,包括15只被动指数型基金、9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以及9只主动偏股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3月9日,今年以来,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76只,而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仅有14只。去年同期,延长募集期的基金有33只,比今年多19只。
在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权益基金占据大半壁江山,其中24只为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2只为增强指数型基金,13只为主动偏股型基金。这意味着,资金正借道权益型基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此外,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还有12只启动了比例配售。
2月19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提前结束募集,因该基金募集规模已超60亿元的募集上限,采取比例配售,最终确认比例为36.75%。
业内指出,在基金发行显著回暖的背后,是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
已达1620亿元
近年来,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备受投资者关注,保险资金是重要的长期资金供给者,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是推动保险资金入市的重要工具。
所谓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即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募集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并长期持有。
实际上,早在2023年就已经有险资机构落地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并对助推资本市场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两家保险公司试点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00亿元。
第二批试点在机制上比第一批试点更加灵活。基金可以单独由一家保险公司发起设立,也可以由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保险公司联合发起设立。
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规模为520亿元的保险资金开展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3月,再次获批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公司包括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规模为600亿元。
据此测算,截至目前,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两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达1620亿元,共有8家保险公司参与。其中,第二批试点规模为1120亿元。
“扫货” 外资重返中国股市
韩国人,正在买入中国股票!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韩国投资者投资A股和港股的月度交易额达7.82亿美元,环比增长近200%。另外,根据韩国最大证券公司的数据,2月17日至28日,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占据6席,多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
有券商指出,近期外资正阶段性回流中国市场,以短线灵活型外资为主,长线稳定型外资或也存在阶段性流入。此次外资对港股科技板块的参与度较高。
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表示,投资者正在试图押注中国科技市场,这是一个明智之举。正是由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全球投资者都看好中国市场。
2025年以来,随着中国科技股表现强劲,在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ETF基金涨幅亮眼。据了解,截至2月底,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ETF基金共44只,其中,涨幅最大的ETF基金近一个月收益率高达62.8%,与美国指数ETF不到10%的收益率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进一步吸引了韩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的关注。有专家分析,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大幅提振了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信心,预计投资热情还将持续。
根据海通证券的最新研究,近期外资正阶段性回流中国市场,以短线灵活型外资为主,长线稳定型外资或在阶段性流入。A股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北向资金罕见大幅流出A股超2000亿元,近期在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的背景下,今年1月13日至2月21日,北向资金估算合计净流入接近200亿元,可见前期大幅流出的北向资金或已阶段性流入A股。
开年以来,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密集发布研报,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表达乐观预期。(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