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自贸港首单“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业务落地

  本报讯(记者 林师炜 通讯员 陈淑娟 王纯豪)近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某种业企业引进的玉米种子运抵三亚,在海口海关所属三亚海关的监管下,存放于通过海关考核的存放场所,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政策发布后的首单业务。

  为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在保证生物安全前提下提升进境种苗通关便利化水平,经海关总署批准,对注册地在海南自贸港内、符合条件的进口单位,允许其将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

  “过去,企业需在入境口岸等待进境种苗的抽样检测结果,耗时长不说,由于口岸没有适当的生长环境,种子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三亚海关查检科科长赵浩为介绍,使用“附条件提离”政策,从北京、上海等关区进境种苗指定监管场地进境,经现场检查未见异常且已取样送检的,无需等待实验室检疫鉴定结果,即可提离至海南自贸港,可大大提高进境种苗通关效率和存活率。

  “政策发布后,海关工作人员主动向我们宣讲,细心地跟我们讲解操作细节,我们也第一时间提交了‘附条件提离存放场所’考核申请,不到一周的时间考核结果就下来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某种业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种子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后,不用等实验结果就可以提离,运往三亚,整个流程非常方便快捷。”

  海口海关动植物检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种苗快速通关模式”通过监管后移和顺势监管,实现主要入境口岸到海南自贸港的“一站式通关”,种苗通关时间大幅压缩7至10天,种苗存活率提升到95%以上,推动种业行业优势要素加速向海南自贸港转移,支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口海关将全力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海关改革创新和智慧海关建设,严防外来物种入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国家“南繁硅谷”建设,深化种业振兴行动,持续贡献海关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市场
   第003版:资本
   第004版:聚焦
   第005版:海南金融周刊
   第006版:要闻
   第007版:银行
   第008版:海南国资
“五一”假期海南将推出95场旅文体活动
海南自贸港首单“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业务落地
今年万宁首批章雄鱼苗出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