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师炜 实习记者 孙鹏云)记者近日获悉,海南实行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用地报批“预审查”“周清零”制度,对省重大项目实施容缺受理和会审,项目补齐材料后随即报省政府,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平均审批时间不超过7天。
“我们持续开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攻坚行动,建立‘督帮服’一体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政策集成供给,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全力推动全省重大项目开工见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春满介绍,针对政策不明确、不衔接以及项目落地的堵点难点问题,该厅出台了一批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文件,修订或者废止一批不合时宜或者与上位政策冲突的文件,初步形成一套系统的要素保障政策体系。
同时,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还在“要素保障攻坚月”期间派出“督帮服”一体专班下沉18个市县(除三沙)解读要素保障政策,现场解决基层问题百余个。
审批机制方面,海南实行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用地报批“预审查”“周清零”制度,开展省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倒排工期和定期调度,每周召开用地会审会,对省重大项目实施容缺受理和会审,项目补齐材料后随即报海南省政府,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平均审批时间不超过7天。
据程春满介绍,截至5月底,海南省已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274宗,新增建设用地面积2.93万亩,同比增长77.5%,占2023年全年的56%。已批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8个,共计0.92万亩。全省供应建设用地2.58万亩,同比上升19.2%。其中,以招拍挂等方式出让5068亩,土地出让价款约8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26.5%。全省新增批准用海28宗,批准用海面积2.68万亩,同比增长52%;实际征收海域使用金2.83亿元,同比增长115%。
在海南省295个省重大项目中,238个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要素保障完成率81%;剩余57个项目中的17个预计能在6月底前完成农转用报批,1个用海项目预计6月底前完成临时用海手续。海口、三亚、澄迈、陵水、乐东、东方、保亭等市县要素保障完成率达到80%以上。海南省442个二季度拟开工项目中,368个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要素保障完成率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