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次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后,时隔10年资本市场的第三个“国九条”。与此同时,证监会、各大交易所发布配套落实措施,以及对IPO等具体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国九条”有利于平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与投资功能,为A股中长期走强奠定了基础。
分红与ST挂钩有了细化要求
新“国九条”主要围绕上市发行、退市制度、减持制度、券商监管、中长期资金入市、程序化交易等内容展开。
《意见》提出,要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扩大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从严监管分拆上市,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
针对加强退市监管,《意见》提出,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
《意见》提出,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出台上市公司减持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型股东分类施策。严格规范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责令违规主体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并上缴价差。严厉打击各类违规减持。
4月12日,资本市场新“国九条”以及证监会、交易所相关制度和规则发布,其中分红与ST挂钩有了细化要求,这也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
根据沪深交易所发布的规则,对分红不达标采取强约束措施,重点是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情形。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近几年的数据情况看,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逐步提升,但只有“氛围感”是不够的,硬约束也不能缺位,此番规则推出后,在于“氛围感”和“危机感”并存,但核心目的还是在于推动上市公司分红。
根据目前发布的规则,沪深主板方面,对符合分红基本条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的公司,实施ST。科创板、创业板方面,考虑到不同板块特点和公司差异情况,将分红金额绝对值标准调整为3000万元。同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15%以上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3亿元以上的科创板、创业板公司,可豁免实施ST。回购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
这一调整拟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即对应2022年度至2024年度。
除分红不合新规纳入ST引发市场热议之外,证监会制定《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也给了市场不小的震动,市场各方对退市形成了更多共识,特别是对一些严重造假、长期造假的公司,内控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应当立即退市。此次《退市意见》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公司的出清力度,削减了“壳”资源价值。
在三个领域重点发力
中信建投首席政策分析师胡玉玮指出,新“国九条”在三个领域重点发力,即上市、退市和分红。
具体来看,一是上市方面提高门槛和准入标准,保证上市公司的入口关质量;二是进一步完善财务类、重大违法类、规范类和交易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三是加强分红约束。
“新‘国九条’短中期将抑制乃至减少未来市场的股票供给,这对A股的资金面无疑是利好。”深圳一位私募基金高管表示,“提高上市标准意味着新股数量将减少,严控大股东减持意味着减持数量将减少,加强退市监管意味着未来退市的股票将增加。此举可以理解为资本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将问题股、垃圾股清除出股市,让好的公司上市,从而实现优胜劣汰,有利于A股的中长期走强。”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原副会长、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看来,新“国九条”的出台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为市场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林义相表示,“我最期待的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对中长期资金入市予以支持,一方面有利于活跃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配置资源的枢纽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更多的社会储蓄进入资本市场,最终形成投资端和融资端的良性循环。”
“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发文指出,当前预期偏弱、市场信心不振,A股反复在3000点左右徘徊。新“国九条”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激发市场主体信心。新“国九条”具有重要意义,弥补制度短板,如果真正能把A股从“融资市”改为“投资市”,资本市场长期繁荣发展可期。
“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分析称,“对市场而言,通过解决制度机制等突出问题,有助于化解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对上市公司而言,有助于通过严把上市关、严格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三方面举措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对中介机构而言,将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推动中介机构提升合规水平和执业能力;对投资者而言,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有助于更好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新“国九条”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总体看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目前市场依然处于历史底部位置,部分优质公司出现超跌现象,已显示出较大的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保持信心,坚定布局被错杀的优质资产。
回归价值 重视回报
华西证券策略分析报告指出,投融资天平向“投资端”倾斜。主要体现点有,一是系统把关上市公司质量。新“国九条”从上市准入把关企业质量,提出更高的上市标准,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于上市公司监管,提出构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强化现金分红监管、制定市值管理指引等措施;退市方面,强调“应退尽退、及时出清”,提出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削减“壳”资源价值等要求。二是加强交易监管,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新“国九条”提出强化股市风险综合研判,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定机制建设;针对异常交易、操纵市场等问题,要求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严肃查处操纵市场、恶意做空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引入源头活水,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华西证券测算,截至2023Q3,境内各类机构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为14.16万亿元,在整个市场中仅占20.35%;其中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养老金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分别为5.39万亿元、2.01万亿元、1.36万亿元,分别占比7.7%、2.9%、 2.0%。本次政策指出要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同时明确“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灵活度”、“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等,诸多举措有利于壮大长期投资力量。
新“国九条”如何影响A股市场?部分券商报告指出,新“国九条”中长期有利于资本市场环境的优化,强化上市公司治理和企业质量,能更好夯实A股市场的价值基础、提高资本市场长期回报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1)受益于分红改革,质地优良、现金流充裕、分红占优的企业将获得更广泛、更持续的市场关注;2)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属性更加突出,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投资机会,重视科技企业技术突破、并购重组机会;3)警惕部分企业的退市风险,尤其是财务严重亏损、有重大违法违规风险的企业。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