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行对债市调控加码 证监会明确坚持稳字当头

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将非常积极

  道阻且长,有心则至。2025年伊始,A股回撤力度虽然较大,但央行和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更大。同时,近日中国证监会也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和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

  1月10日早间,央行公告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在会上表示,财政政策将切实加大力度,为经济保驾护航。具体数据因为还要履行法定程序,确定后才能够对外正式发布。“请大家放心,2025年财政政策的方向是清晰明确的,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

  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多家市场机构已在近日提示国债收益率过快下行风险。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近日指出,当前市场对于“货币适度宽松”有抢跑之嫌,透支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利好。短期来看,作为交易盘,要注意货币宽松不及预期、政策力度超预期、经济恢复超预期等,可能造成债市动荡加剧。

  在此背景下,央行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旨在避免因买入国债推动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走低。中信证券研报认为,近期央行关注利率过快下行,并采取干预措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防止机构持仓过度集中长久期品种累积利率风险。另一方面是近期人民币汇率承压,央行调控收益率曲线避免中美利差倒挂进一步加深以及资本外流的加剧。

  “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将减少对国债的需求。”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说,这意味着在前期多次提示风险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后,央行对债市的调控力度加码,旨在遏制近期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抢跑”势头。

  冯琳预计,受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影响,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

  “从资产端来看,目前来看理财这些方面可提供的资产、风险相对较小的资产越来越少,很多收益率并不高。有的收益率在逐渐向国债的收益率靠拢,所以这个时候国债市场的需求明显增大,在一个阶段中成为市场追逐的资产。这种情况下,央行没必要去更多参与,其实也是一种调节。”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称。

  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

  1月10日,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财政部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在力度上,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总之,财政政策将切实加大力度,为稳经济保驾护航。大家很关心具体数据,因为还要履行法定程序,确定后才能发布。请大家放心,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同时,稳步推进财政的科学管理,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时机上,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在这方面,将充分考虑了逆周期调控政策的及时性。

  不仅是2025年全国两会公布的积极财政政策安排值得期待,考虑到2025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较高,国内经济也面临一定困难,“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意味着宏观政策会适时加力。

  廖岷表示,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25年财政和货币等政策的协同发力,也值得期待。廖岷表示,2025年,将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注重提升政策的组合效应和乘数效应,通过公共资金的运用,带动激发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恢复市场信心,从而为扩大内需和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证监会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

  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与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上市公司、内外资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吴清强调,证监会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更加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特点和运行规律,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努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建设者、研究者,希望大家凝心聚力,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1月13日,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表示,将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测监管,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更好发挥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及时回应市场关切,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如何有力支持经济回稳向好?证监会将制定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抓好“创投十七条”“科创板八条”等落地实施,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加快REITs市场建设等。

  如何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证监会将落实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意见,进一步提升财务造假等线索发现能力。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尽快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机制等。(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央行对债市调控加码 证监会明确坚持稳字当头~~~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市场
   第003版:综合
   第004版:聚焦
   第005版:海南金融周刊
   第006版:银行
   第007版:要闻
   第008版:海南国资
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将非常积极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