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洪佳佳 通讯员 蔡克明 蒋小娟
为深入落实金融支持台风“摩羯”灾后重建工作,助力全省受灾经营主体和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邮储银行海南分行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把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作为当前工作重心。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受灾企业需求,加大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领域的信贷投入,及时提供有力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出台金融支持台风“摩羯”灾后重建九条措施。
一、设立灾后重建专项信贷资金。设立专项信贷额度50亿元,优先用于受灾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重点向受灾严重的市县倾斜支持,保障重灾地区的灾后重建融资需求。积极对接省市县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主动建立灾后协作服务机制。深入受灾一线,了解企业、普惠小微群体和农户的受灾情况,主动宣传邮储银行支持政策,及时提供信贷支持。
二、发挥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出台重大灾害惠农专项贷款,对于受灾严重、缺乏有效担保的农户等市场主体,单户最大信用贷款额度300万元,满足各类经营主体的需求。
三、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信用类贷款投放力度,积极对接受灾情影响、有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出台重大灾害复工复产小微企业贷款,对受灾严重、缺乏抵押物的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
四、支持因灾损毁房屋修复重建。提供房屋修缮贷款,针对受灾居民的房屋修缮需求(包括门窗修缮、购买家具等),提供消费信贷支持,单户最高可贷信用100万元,帮助受灾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供车辆贷款,针对在台风中受损严重的车辆,结合海南省政府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客户更换新车,单辆汽车最高可贷100万元,并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方面给予优惠。
五、优化灾后重建贷款发放方式。加强前中台联动协同,深入推进重点客户的平行作业,提升业务便利性,建立灾后贷款优先受理、优先调查、限时办结等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简化贷款流程;切实落实监管部门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及总行尽职免责等相关制度文件要求,提升业务人员敢贷愿贷积极性。
对受灾严重、缺乏抵押物的企业和农户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其持续发展;用好“邮储创业担保贷款”产品,通过“信用进社区”活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发放力度支持小微客户。加大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对受灾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采用“见贷即保”的批量担保模式,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
六、加大灾区基础设施修缮重建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基础设施修缮等融资需求。主动对接受灾市县与民生保障相关的各类主体,如道路通讯、水电燃气、市政设施、水利项目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加强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七、合理降低受灾群体的融资成本。主动利用利率优惠政策,合理降低受灾小微企业、农户等群体的贷款利率,切实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主动向受灾授信主体减费让利,受灾授信主体贷款利率在现有基础上下浮30BP。对于受灾重点企业复产复工的新增贷款,提供最优惠贷款利率,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在现有贷款利率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受灾群体的利率优惠力度。
八、全力保障支付服务。确保金融基础服务稳定有序开展。加快修复因灾受损的基层网点设施,在未完全正常营业情况下引导客户通过使用手机银行线上方式办理转账、理财、信用卡还款、缴费等业务,保障受灾群众、企业应急支取等金融需求。合理调配现金资源,着力做好群众生活和救灾所需现金供应。加强流通中现金管理,快速反应,适当调高受灾地区网点现金备付限额,并优先对受灾地区现金资源的调配,确保现金供应充足。优先保障抗灾资金及时拨付。保证网络畅通无阻,确保代理国库、国库经收、国库集中支付、国债代销等具体业务办理不缺位、不断档,优先办理救灾资金划拨,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到账和使用。
九、确保运营服务安全稳定运行。全力保障机房、网络等IT基础设施,重要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各项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科技支撑;全力恢复海口、文昌、澄迈、临高、定安等灾区网点的电力及网络,保证网点现金柜台和ATM等自助机具运行,力保金融服务不断档、不降效,避免出现金融服务真空。
充分发挥邮储“邮爱驿站”的作用,组织网点积极为群众及奋斗一线的工作者,提供免费充电、饮水、休息等服务,同时积极通过电话回访、线上渠道等方式与客户保持联系,畅通金融消费者咨询、投诉处理通道,及时妥善处理客户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