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旻琚
民间谚语有云“要想身体好,菌菇是个宝”,菌菇的产业价值可见一斑。
而位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的“菌菇小镇”,正是这样一个以食用菌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
走进青松乡打松村林下食药用菌种植基地,标准化大棚有序排列,阵阵菌菇香扑鼻而来。菇农们穿梭在大棚之间,悉心照料着这些鲜嫩的“团子”。
目前,青松乡已经形成以菌菇产业为主要产业的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数据显示,青松乡林下菌菇产业种植项目基地建设面积7700亩,采取复合生态种养模式,其中种植红托竹荪等食用菌300亩,种植虎奶菇、虎乳灵芝等药用菌7400亩。
小小菌菇为何扎根于此?又是如何撑起村民“致富伞”,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证券导报记者来到这个位于海南中部的“菌菇小镇”,解码小菌菇的大能量。
破解“林多地少” 小菌菇能量大
走进白沙县青松乡打松村林下食药用菌种植基地,只见地里簇拥着一颗颗紫红色的“鸡蛋”,工人们正忙着“剥壳”,剥出雪白的肉。
白沙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证券导报记者介绍:“这些看起来像鸡蛋的菌子就是红托竹荪蛋,外面的一层皮可以吃,口感似木耳。皮下一层黏液可以用来护肤,雪白的部分就是红托竹荪了,口感爽脆,营养价值高。当前红托竹荪在青松乡的种植面积约300亩,年产1500斤/亩,销售额可达2700万元。”
青松乡地处霸王岭东麓,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这里温暖湿润、土壤肥沃且有适度遮荫,为菌菇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然而,在过去,拥有林业用地面积13.15万亩,耕地面积却仅有4.69万亩的青松乡,“林多地少”,产业发展长期受限。
自2006年起,青松乡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低效作物种植,转而大力发展益智等中药材种植,以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年,青松乡益智种植面积已达4.17万亩,可收获面积3.6万亩,年产值超过4300万元。
但青松乡的探索并不止步于此。
青松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符家才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下空间利用率,2021年青松乡引入白沙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采取“政府+企业+村集体”运营模式,在打松村、拥处村、青松村、牙扩村四个村大力发展“橡胶+菌菇”和“橡胶—益智—菌菇”林下生态循环复合农业,也就是在橡胶、益智行间套种。除了红托竹荪,这里还种有虎奶菇、虎乳灵芝、赤灵芝、猪肚菌等食药用菌。
虎奶菇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其种植方式是在地里投放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菌包。工作人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可投放5000个菌包,每10亩净收益约为16万元,一年三收,那么每10亩虎奶菇种植基地净收益可达约48万元,相当可观。由于虎奶菇种植门槛不高,目前当地正在开展虎奶菇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让更多的村民种植虎奶菇。
一个小镇 菌菇种植面积达7700亩
不到三年时间,菌菇产业基地种植总面积已达7700亩,但林下菌菇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
据符家才介绍:“最开始推动林下套种菌菇发展时,农户不理解,土地流转极其困难。通过乡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主要领导多次下村进行沟通,同时引进白沙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方配合下,终于完成了5700亩的益智基地和2000亩的林下菌菇基地土地流转工作。”
如今,青松乡“橡胶—菌菇”和“橡胶—益智—菌菇”林下生态循环复合农业体系已初具规模。据统计,该复合农业体系每年销售额可达1.35亿元。村民将自家的橡胶地承租给企业种植,空地每亩可收入租金400元/年,益智地每亩可收入租金500元/年。林下菌菇产业每年为农户增加林下地租收入约365万元,实现200人菌业种植技术培训,提供固定就业岗位和临时用工7万多人次,每年发放务工费用约1345万元。此外,2023年还有约279万元的村集体收益分红。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愿景成真。
“2023年,我们有3个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6个村委会全部‘破百万’。”符家才言语间充满信心。
村企共赢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据了解,目前食用菌仅次于粮食、蔬菜、果蔬、油料,已成为我国农业第五大产业,我国食用菌占全球总产的70%以上。菌菇产业致富效率高,已成农业资源禀赋不高且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地区的优先选择之一。
通过青松乡统筹谋划,立足菌菇产业长远发展目标,深入探索村企合作模式,青松乡成功打造了菌菇这一前景广阔的产业,获得老百姓的信任,为当地村民拓宽了致富门路。
这背后,是青松乡对“新农民、新农业、新农村”“新三农”理念的准确把握。政府、企业、村集体等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带来资金和技术,村集体组织农民参与。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3年,青松乡将菌菇产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产业。同年,青松乡被选为“海南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海南特色产业小镇”。
接下来,青松乡将进一步扩大林下经济规模,按照万亩总体目标进一步打造青松乡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进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此外,青松乡还将完善全域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功能,菌种培育和南药分拣两条生产线“齐头并进”,并构建“供、种、管、收、储、运、销”林下全产业链闭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