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2024年度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与英伟达GPU(图形处理器)技术大会(GTC)召开,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人工智能+”也给予了更多期待。
目前,市场对国内人工智能前景偏向乐观,“人工智能+”相关板块的大幅上扬,也成为2月份私募业绩反攻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推动了主观投资策略净值的快速修复。对于这轮AI(人工智能)行情还能持续多久的问题,调查显示,56.25%的私募认为AI行情具备持续增长潜力,有望开启年度级别的长期行情。
“AI+折叠屏”竞赛开启
当下,融入大模型等技术底座的AI(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产手机厂商在折叠屏上竞技的重要方向。vivo品牌副总裁兼品牌与产品战略总经理贾净东表示,公司即将推出的XFold3系列新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vivo行业自研V3影像芯片、蓝心大模型等,并将在“移动AI生产力”时代占据重要角色。
实际上,不少手机厂商将AI折叠屏手机作为了2024年的重要发展方向。华为、小米、OPPO均已经跑步入场,推出多款成熟终端,并联合产业链在屏幕、铰链技术上创新迭代。华为在刚刚推出的新款折叠屏手机上,首度将玄武水滴铰链技术、北斗卫星等多个新技术融入折叠屏手机,并接入AI大模型。OPPO方面也透露出AI折叠屏手机还在持续迭代。据了解,华为还将在2024年推出新AI折叠屏机型,荣耀、摩托罗拉、三星等企业也将在今年迭代AI折叠屏手机。
“AI折叠成为手机市场的下一个发展机会,国产厂商正迎‘风’而上,并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力军’。目前行业竞争的焦点已从影像、芯片、屏幕等单纯的硬件配置逐渐转向AI,今年是AI手机元年,所有厂商都将把AI手机作为新的战略推进。”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表示。
随着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等一批产业链上市公司及相关企业掌握话语权,折叠屏产业链关键环节中的国产“含量”越来越高。另外,相关上市公司中,福蓉科技、福日电子、日久光电及劲拓股份等公司均已进入折叠屏手机的核心供应链。
鉴于手机厂商在AI折叠屏手机的积极布局动作及市场前景,不少上市公司也紧跟扩产相关产品。京东方近日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正在联合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共同开拓中尺寸OLED屏幕产品的广阔市场。DSCC报告显示,京东方2023年第四季度的可折叠面板采购量超过了三星显示,原因正是华为采购了更多面板,推动了其份额的增长。
国信证券方面认为,AI手机及折叠屏的创新有望驱动福蓉科技等公司的业绩增长,看好折叠屏手机快速渗透以及企业持续扩增产能提升订单承接能力。
精研科技表示,2024年公司以折叠屏手机里面的MIM零部件和整体铰链组装两个方面为主,对核心客户持续跟进,包括研发、量产等;悦安新材日前称,公司应用于折叠屏铰链的材料,部分已处于产量爬坡状态,预计该系列产品需求有一定增长;统联精密则在接受调研时表示,2024年,公司在拓展折叠屏铰链业务的策略会发生变化,将更加积极地去争取与现有客户的相关业务拓宽合作。
超五成私募长期看好
这轮AI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尽管AI算力巨头英伟达的股价自3月7日创下高位纪录后步入震荡,但华尔街对本届GTC仍持乐观的态度。在目前的分析师评级中,英伟达分别获得60个买入评级、7个持有评级、0个卖出评级。
根据近期私募排排网的调查结果,56.25%的私募认为AI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具备持续增长潜力,有望开启年度级别的长期行情;25%的私募认为这一轮行情属于中期行情,未来取决于AI行业的发展;18.75%的私募认为AI行情更多是受事件刺激,属于短期行情。
根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4.51%,相比2月23日提升了1.51个百分点,仓位指数创出近1个月的新高。其中,42.04%的百亿级私募仓位超过八成,46.55%的百亿级私募仓位处于五成至八成之间。
从加仓方向来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成长板块成为头部私募的“心头好”。深圳望正投资表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逐渐提高AI方向的仓位。AI产业浪潮的核心在美国,但这也是工业革命以来中国距离划时代产业浪潮最近的一次,中国有机会有能力跟上产业浪潮。
远望角投资认为,从潜在估值提升的维度出发,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蓬勃发展,存在着较大的想象空间,具备大国崛起特色的一些中高端制造领域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