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全国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期间,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要求,海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马咏华以“”为题,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海南国资国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国务院国资委有力指导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抢抓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党建引领,以落实两轮国企改革中央文件为工作抓手,统筹谋划、重点突破,不等不靠、凝神铸魂,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2023年12月快报数据显示,省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费分别达到5070亿元、1202亿元、40亿元、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5%、9%、9%;分别是2019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前的3.1倍、2.8倍、2.4倍、2.3倍;资产负债率42.9%,经营风险处于安全可控范围。
一是着眼战略全局,谋划发展思路。省属国资国企锚定“十四五”跨越式发展目标,自加压力,针对省属国资国企“小散弱乱”的状况,开展全系统企业综合分析,制定“十四五”规划和布局结构调整方案,出台两轮国企改革文件,看清楚、想明白、快行动、重结果,一张蓝图干到底。把改革发展作为攻坚克难的关键抓手,将规划目标分解到各年度、分解到各企业,没有不可抗力因素,不作调整,不留退路。经中期评估,主要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
二是优化布局结构,加快重组整合。制定全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意见,统筹驻琼央企、省属企业、市县国企三方力量,全省国企一盘棋,各展所长,协调共进。围绕自贸港产业引领、基建支撑、民生保障,绘制省属企业布局“一张图”,画出产业树、主业布局图。在合并同类项基础上,加快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推动一批省属企业跨越式发展势头良好,构建“资本投资运营平台+龙头产业集团+专业化特色企业”的企业新格局。
三是突出结果导向,拓宽发展路径。强化主责主业投资。按照“投资决定未来发展,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重点围绕安居房、“六水共治”、封关运作、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新能源等领域,投资航芯半导体、海底数据中心等一批破局性、引擎式的重大旗舰项目。开展战略并购与合作。开展针对性并购。海南控股成立省机场集团,海南旅投收购俄贤岭热带雨林景区。深化央地合作。先后与央企重组港航控股、海南免税,与航天科技等央企合资组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公司。海南橡胶收购中化合盛农业。中国通航划转海南省,整合海南金林并落户三亚。引导抱团发展。推动省属企业以股权运作为纽带,通过土地集中、资金协同、项目共建、购销合作、专业化运作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抱团取暖。推动国有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成功探索农垦土地资源价值显性化路径,并实现部分城市土地变性开发利用。推动全省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主动担当,积极推动全省交通、水务、开发区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推动组建省交通集团、水投集团、开发区集团。优质板块打通直接融资通道。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推动企业提升信用等级。实施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调整接收策略,靠前对接,整体现状移交,完成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四是改革激发动力,管理防控风险。深入推进两轮国有企业改革。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在考核激励、选人用人、竞争中性、信息公开、集中监管、容错纠错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的创新。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围绕建立市场化机制,健全企业经营者市场化选聘机制。实施“一企一策”差异化考核,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由企业揭榜竞标。切实防范风险。严控省属企业对外土地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深入开展托管企业清理,加快清理“两非”业务和“两资”资产,严肃认真开展企业账外资产清理,帮助省属企业化解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下一步,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有力指导支持下,海南国资国企将坚持党建引领,对标先进,锚定跨越式发展目标,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贡献更多国资力量。
(海南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