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师炜 通讯员 庄睿 刘子歌)日前,在海口海关所属海口港海关监管下,价值超1万元的免税品历时1分24秒,完成1133.5米飞行,顺利从中免(海口)国际免税城飞抵海口南港码头提货点,标志着中免(海口)国际免税城完成全国首例常态化海关监管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无人机配送离岛免税品。
“以往受配送物流条件限制,旅客在网上下单购买离岛免税品后,前往海口南港提货需等待6个小时。如今,借助低空配送这一创新举措,旅客提货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这不仅优化了购物体验,还显著提升了企业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海口港海关免税品监管一科科长王洋说。
据王洋介绍,为确保配送过程安全且监管到位,海口海关选派业务骨干深入研究常态化监管方案与应急预案。同时,海口海关运用空域电子围栏、天空领域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全方位保障免税品从出库、装卸、运输到入库的全链条安全和有效监管。
中免(海口)国际免税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春运期间道路拥堵的情况下,无人机配送能极大地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此次成功试运行,不仅充分展现了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也体现出海关在监管创新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与海关的合作,持续擦亮海南离岛免税这一金字招牌。
《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要拓展城市空中交通场景,支持无人机在货品配送等多个物流场景的综合开发。随着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海关监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口海关将进一步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明确监管要求和统一监管标准,持续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监管工作效能,为海南自贸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